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n this sit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how this site uses 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by reading or privacy policy linked below.
We do NOT use cookies to examine your surfing behavior before or after leaving the Canadian Solar’s website.

Required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to function,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remembering how far you are through an order.

Functional cookies:

These cookies analyze your use of the site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site performance. They may also be used to provide a 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 on sites. For example, remembering your log-in details, 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how site is used.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Advertising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used to show ads that are more relevant. Sites may use it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interests. For example, the cookies will allow you to share certain pages with social networks, or allow you to post comments on sites.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OK

光伏产业超预期增长的四重危机需警惕

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回暖态势,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创新不断增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持续超预期增长。然而,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潜伏着国内市场提前透支、国外市场壁垒加重、补贴大幅拖欠、弃光限电严重等危机,须引起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 纵观当前发展形势,笔者认为光伏产业须警惕如下四重危机。 第一,国内市场后继乏力。2017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超额完成“十三五”订立的105GW目标,市场的超预期发展与电站规模管理不完善有关,即国家与地方建设规划、年度计划不协调,大量电站项目未批先建,加上光伏上网电价调整触发市场抢装,提前透支了未来市场空间,必将导致一段时间内市场增长乏力,甚至带来产业链危机。 第二,外部贸易环境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光伏产品屡遭贸易保护主义挑战,在欧美地区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关税,现又面临美国201法案和印度“反倾销”调查,且调查范围已扩大至我国海外工厂集聚地如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在我国光伏产品对外依存度仍超40%的背景下,如果全球第二、第三大市场的美国与印度采取高额关税措施,对我国影响将十分巨大。目前贸易壁垒有常态化发展趋势,应尽快建立长效应对机制,妥善化解外贸危机。 第三,补贴资金缺口压力较大。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缺口已达到800亿元左右,其中光伏拖欠将达到500亿元。资金拖欠源于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额度不足和不能做到应收尽收,但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又与当前降低实体经济税费精神相悖,这使得短期内补贴资金缺口问题难以解决。多数光伏发电项目难以及时拿到补贴,增加了全产业链资金成本,特别是光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且业务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市场一旦出现波动,就有可能导致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第四,光伏项目弃光限电严重。西北地区限电较为严重,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弃光率达到13%,其中新疆、甘肃分别为29%和21%,并有逐步向中东部地区蔓延之势。弃光涉及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弃光限电既不利于已建成项目收益,也将给新建项目开发和融资带来较大影响。 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开源节流,扩大补贴资金来源并提高使用效率。一是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征收效率,加强对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等,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开源”,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补充资金来源;三是“节流”,研究减少对可再生能源接网工程等补贴,提升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利用效率。同时,进一步完善补贴拨付程序,确保光伏发电项目及时获得补贴。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彻底解决资金拖欠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适当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的可行性,如从当前1.9分/度提高至3分/度,可基本解决补贴拖欠问题。 多措并举,多渠道促光伏电力消纳。一是统筹协调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问题。落实《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同时研究建立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范围和比例;二是加强电网和电源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展新输电通道建设和优化现有通道送电能力。在限电严重地区问题未得到有效缓解前,不新增新能源外送电源;三是在产业政策允许地区,鼓励地方政府适当发展高载能产业,提升当地电力消纳水平,支持光伏发电企业和用户企业开展电力交易。 溯源固本,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升级。一是加强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统筹科技研发专项、技改等渠道资源,开发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突破高端装备和原辅材瓶颈,推动产业尽快实现平价上网。同时,加强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提高技术门槛,促使技术创新升级,及时提高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先进光伏技术产品指标,扩大新技术市场需求,加速落后产能退出;三是研究制定智能光伏行动计划,推动光伏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光伏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正本清源,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光伏电站规模管理,明确市场发展目标,合理把控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和节奏,确保国内光伏市场平稳有序发展,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电应用;二是合理调整光伏上网电价,研究“小步快走”的调价方式,兼顾电站指标规模管理基础上,明确调价预期,合理控制调价频次和幅度,争取到2022年前后,逐步取消光伏上网电价补贴;三是建立光伏产业发展监测体系,及时发布光伏装机和制造业发展信息。 开放合作,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一是加强政府层面的磋商谈判,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必要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同时引导光伏企业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行业下滑;二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光伏产业外向型发展优势,推动光伏企业加快国际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促进产业全球合理布局;三是加大信贷对光伏产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利用“丝路基金”、亚投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渠道,支持光伏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开发光伏电站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