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n this sit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how this site uses 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by reading or privacy policy linked below.
We do NOT use cookies to examine your surfing behavior before or after leaving the Canadian Solar’s website.

Required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to function,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remembering how far you are through an order.

Functional cookies:

These cookies analyze your use of the site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site performance. They may also be used to provide a 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 on sites. For example, remembering your log-in details, 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how site is used.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Advertising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used to show ads that are more relevant. Sites may use it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interests. For example, the cookies will allow you to share certain pages with social networks, or allow you to post comments on sites.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OK

光热发电要热了?

2023-04-17 09:30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燕七 “一个飞速发展,一个进展缓慢。”同为光利用,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技术路线的成绩却大不相同。截至目前,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390GW,2022年新增装机创下87.4GW历史新高。反观光热发电,截至2022年累计装机规模尚不足600MW,真可谓同光不同命。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各地对新能源配储政策的出台,光热发电终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并要求结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尽快落地一批光热发电项目。其中,内蒙古80万千瓦,甘肃70万千瓦,青海100万千瓦,宁夏10万千瓦,新疆2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也提出,积极推进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蛰伏多年,光热发电终要崛起? 成本掣肘,发展缓慢 光热发电是指利用聚光装置,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常规的热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光热发电系统可分成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四部分。 按聚焦方式及结构的不同,光热技术可以分为塔式、槽式、碟式、菲涅尔式四种。目前上述四种技术路线中,塔式和槽式发电应用较为广泛。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国已有光热发电系统中,塔式技术占比约 60%,槽式技术占比约28%,线性菲涅尔技术约占12%。而在全球范围内,塔式技术占比20%,槽式技术占比76%。 2015年,我国光热发电商业化迎来重要突破。当年9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文件,点燃了光热企业的投资热情,申报规模高达8.8GW。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文,启动首批20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据了解,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实行补贴退坡制,2018年12月31日前全部建成投产的首批示范项目执行每千瓦时1.15元(含税)标杆上网电价。后续,相关部门规定,2021年底前全容量并网的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均执行1.15元/kWh的标杆电价。 尽管有1.15元/kWh的补贴刺激,但受成本限制以及疫情的影响,首批光热示范项目进展并不理想。2020、2021年光热发电项目几乎处于停滞阶段,截至目前仅有8个项目实现了并网发电。而此前业内期待的第二批示范项目也无疾而终。 按照相关部门规定,除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外,2020年及之后的新增光热发电项目,补贴支持由中央转到地方。失去国家补贴的支持,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的光热发电再次迎来压力。 据了解,光热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集中在集热系统、吸热系统、储换热系统,设备系统成本占比在8成左右。相关机构统计,2022年主流的10万千瓦装机、12小时储热塔式光热单位千瓦造价在2.5万~3万元。尽管过去十余年间光热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但较风电、光伏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攀升,截至2022年底,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65GW和393GW。风、光自身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对电网造成了一定冲击。而光热发电既具有灵活性,又兼具储能特性,能够一定程度解决光伏、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成为三北地区风光基地配套储能的重要路径之一。 风光大基地、一体化项目带火光热 光热发电的重要性,已在多个国家级政策中被提及。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有序推进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成本明显下降。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等资源优质区域,发挥太阳能热发电储能调节能力和系统支撑能力,建设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一体化建设运行,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建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场站。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推动气电、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联合运行。并提出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区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配套发展。 据了解,在风光热一体化项目中配置光热,既可以起到调峰作用,同时可以将弃风弃光的能量通过电加热储存起来。此外,光热发电通过与光伏、风电配建,可以缩小镜场投资,从而提高项目整体的经济性。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在第一、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中已明确了约15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公开信息显示,在青海、甘肃、吉林等地已公布的大基地项目中,多地区配置了光热发电,规模达到800MW。此外,新疆第二批市场化项目中,光热发电项目规模达到1.65GW。   按照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上述三地“十四五”期间光热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2.81GW,加之新疆两批市场化项目,合计总规模在4GW以上。 而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除风光大基地项目外,企业申报、签约的一体化项目,多以光伏+光热、光伏+风电+光热为主。截至目前,签约、规划的在建、拟建光热项目超4.5GW。在规模为1GW的光伏+光热项目中,光伏与光热设置比例为9:1或者7:1,储热时长在8-16个小时不等,其中西藏扎布耶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项目储能市场最高为24小时。从技术路线来看,塔式熔盐技术占据主流。截至目前,部分已经启动招投标,按照发展规划大部分项目将在2023-2024年集中落地。 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发展,光热发电潜力有待激活。国家能源局文件指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和地区尽快研究出台财政、价格、土地等支持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提前规划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级光热发电基地,率先打造光热产业集群。按照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中国光热发电到2030年、2040年、2050年装机量分别为29GW/88GW/118GW,将成为继美国、中东、印度、非洲之后全球第四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