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n this sit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how this site uses 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by reading or privacy policy linked below.
We do NOT use cookies to examine your surfing behavior before or after leaving the Canadian Solar’s website.

Required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to function,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remembering how far you are through an order.

Functional cookies:

These cookies analyze your use of the site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site performance. They may also be used to provide a 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 on sites. For example, remembering your log-in details, 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how site is used.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Advertising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used to show ads that are more relevant. Sites may use it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interests. For example, the cookies will allow you to share certain pages with social networks, or allow you to post comments on sites.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OK

华能40GW+领衔,中能建、国电投……55家开发商抢滩306GW风光大基地项目

光伏系统工程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清竹音  2022/4/3 18:23:25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毋庸置疑,在“双碳目标”以及我国能源转型提速的双重驱动下,“两个一体化”及大基地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地面电站主流开发模式。特别是2021年第一批国家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后,下游光伏电站签约、交易消息不断,市场热度居高不下。今年2月,业内又有消息传出,第二批风光大基地规划已经敲定,计划到2030年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GW,其中“十四五”时期200GW、“十五五”时期255GW。 100GW、200GW、255GW……当拥有国家政策加持的百GW级装机规划接连出台后,下游光伏电站开发商终于在“十四五”初期走向疯狂,“跑马圈地”热情愈演愈烈。 华能40GW+领头,54家电站开发商“神仙打架”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在“十四五”首年,我国电站开发商们就已签订超过260GW的“两个一体化”及风光大基地项目,进入2022年签约再次提速,截至2月底,以风、光、水、火、氢、储交纵组合形式签约的一体化及大基地项目可统计的签约规模已经增至306GW,项目数量159个,签约总额超11841亿元。 从投资主体来看,央国企签约项目总规模在221GW以上,占比约72%,主要为五大四小发电集团、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两个设计院系单位以及部分地方国企。 其中,中国华能一马当先,进入“十四五”后已签约16个总规模超过40GW的一体化及基地项目,“圈地”范围涵盖辽宁、青海、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四川、江西、山西、湖北9个地区,已公布的投资金额在811亿元以上。 自2019年华能“一把手”舒印彪在集团工作会议上提出“两线””两化”战略后,华能便正式按下新能源发展加速键,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逐年提高,至2020年已经达到36.5%。进入2021年后,华能新能源布局“全面开花”,“两线”战略中“北线”陇东能源基地、上都清洁能源基地全面开工;“东线”海上风电年内投产2.15GW,累计投产海上风电3.8GW,排名五大发电集团首位;基地布局方面,除持续增加的GW级签约项目外,华能还将旗下华能水电由“专注水电发展”战略升级为“水电与新能源并重,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成功打开“大基地”成长空间。此外,据北极星统计,在第一批国家级大型风光基地中,已公布业主的项目中,华能持有规模达7.05GW(不含联合投资)。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华能实现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超10GW,实体开工超16GW。 中国能建是近两年央国企中新能源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企业之一,2021年初至今已累计签约一体化及大基地项目25.57GW,投资总额高达2079亿元,同时也是“十四五”初期基地项目“签约地图”最广的企业,据北极星统计,新时期中国能建已与新疆、云南、青海、辽宁、内蒙古、山西、湖南、黑龙江、甘肃、贵州、陕西、安徽、河南、山东共计14个省自治区达成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能建签约地面电站项目基本均为“两个一体化”大基地项目,两项签约规模相差甚微。 国家电投先后在云南、青海、江西、湖北、广西、黑龙江布局20.6GW基地项目,仅云南永仁县、永德县两地便签约12.4GW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投资额约269.2亿元。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中清洁能源占比最高的企业,进入新时期的国家电投,除了旗下已成功实现转型的吉电股份在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外,2021年国家电投旗下的另一上市公司“露天煤业”也正式更名“电投能源”,并且一年内成立了10家新能源公司,2022年又接连披露多个风电项目投资计划,“脱煤”速度大大提高,集团清洁能源占比有望大比例跃进。 粤电力A是签约10GW以上企业中唯一一家地方国企,签约规模12.323GW,投资总额超677.6亿元,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贵州、甘肃4地区。其中签约规模最大是2021年9月与贵州省大方县政府签订3123MW风光互补项目投资开发协议,项目总投资高达180.1是亿元。 再观民营企业,据北极星统计,进入“十四五”后,以深圳金钒能源、中南光电、东方日升为首,民企阵营一体化及基地项目签约规模也已达69GW以上,占比23%。 光热发电凭借其灵活调节能力,在一体化基地项目中拥有一席之地,由深圳金帆能源控股的甘肃光热发电、天津滨海光热发电在青海投资合计20GW风光热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中南光电在2021年4月、2022年3月与新疆乌鲁木齐签约3GW农牧文旅光储一体化项目、3GW源网荷储项目及装备制造一体化示范项目;东方日升则斥资252亿元与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人民政府签约5.1GW风光储项目,据了解,东方日升同时与固阳县签订“年产20万吨金属硅+15万吨高纯硅+10GW N型高效拉晶+3GW组件”的光伏制造项目,项目投资额194.5亿元。 此外,以国企+国企、国企+民企、民企+民企的“抱团”联合体签约规模也已超过15GW,占签约总量的5%份额,其中不乏GW级签约项目,如华能江西清洁能源携手景能科技公司与江西南昌县签约总投资362亿元的华能(南昌)新能源资源开发项目+景能(南昌)零碳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含5GW光伏项目、0.5GW风电项目以及15GW高效电池组件研发制造基地、500MW共享绿电储能站以及增量配电网、零碳创新研发中心等;三峡资本携手中国水电四局与吉林磐石市政府签订3169.6MW新能源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华能安徽分公司牵手天津中车风能与安徽豪州市蒙城县人民政府签署2GW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框架等。 三北、西南地区签约近245.8GW,占比80%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九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包括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基地,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流域、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河西走廊、新疆、冀北、松辽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广东、福建、 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基地。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2021年初至今,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与开发商签订基地项目开发协议,签约数量共计159个,规模10GW以上的省份11个,分别为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云南、湖北、四川、山西、黑龙江、江西以及辽宁。 分地区来看,由西北、华北、东北组成的“三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依旧是开发商们投资的热门地区。 划归西北地区的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签约项目规模居于全国前四。据统计,青海已签约50.1GW一体化及基地项目,共吸引深圳金钒能源、中国华能、珍贝集团、中国能建、粤电力A、申能集团、中国华电、中哲控股集团、国家电投9家企业入青投资,其中深圳金钒能源、中国华能分别以20GW、10GW总规模排名前二。内蒙古、新疆截至目前签约项目规模均超过30GW,内蒙古项目以风光储、风光储氢开发模式居多,新疆则以风光储一体化开发为主,兼有风光水火储项目开发模式;甘肃地区签约项目总规模27.35GW,中国电建旗下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与甘肃玛曲县成功签约7.2GW光储一体化能源基地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 凭借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兼备的综合优势,云南深受央国企电站开发商喜爱,中国能建、国家电投、广州发展、国家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大唐均在云南签约基地项目,签约规模达22.6GW,投资总额584亿元以上。根据2022年3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一文,未来3年云南省计划新增50GW新能源装机规模,并确保每年开发光伏项目规模达到15GW以上,保底不封顶,并优先支持大型基地开发,重点支持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红河流域、金沙江中游、澜沧江金沙江上游“风光水储”和曲靖“风光火储”等6个多能互补基地,争取3年内全面开工并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