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n this sit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how this site uses 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by reading or privacy policy linked below.
We do NOT use cookies to examine your surfing behavior before or after leaving the Canadian Solar’s website.

Required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to function,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remembering how far you are through an order.

Functional cookies:

These cookies analyze your use of the site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site performance. They may also be used to provide a 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 on sites. For example, remembering your log-in details, 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how site is used.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Advertising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used to show ads that are more relevant. Sites may use it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interests. For example, the cookies will allow you to share certain pages with social networks, or allow you to post comments on sites.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OK

江苏南通:开展“海上风电+储能” 、“光伏+储能”项目试点

2024-08-12 17:54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 8月9日,南通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现有储能产业基础,开展“海上风电+储能”“光伏+储能”项目试点。拓展电化学储能路线,支持重点企业布局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技术、新产品。布局机械储能、氢储能等储能领域前沿技术,招引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探索建设一批示范应用项目。 原文如下: 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 为推动未来产业集群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23〕10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思路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契机,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布局六大未来产业,聚焦科创细分赛道,着力推动科技资金股权化、园区产业特色化、产业投资垂直化、创新平台市场化、科技招商专业化,突破前沿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南通产业辨识度,全力打造长三角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技术水平持续跃升、园区特色更加凸显、规模效应显著增强、资源保障科学有力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为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水平持续跃升。加强科技和产业融合,引进一批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和企业家,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每年突破关键未来技术20项,涌现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园区特色更加凸显。形成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未来产业特色园区10个以上。各特色园区新建、投用专业化科创载体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每年新落户科创项目200个以上,每年新引进创新创业硕士、博士1000人以上。 ——规模效应显著增强。优化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引育未来产业链主企业20家以上,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20家以上,形成百亿级未来产业创新集群3~5个。 ——资源保障科学有力。引育未来产业方向股权投资基金10支以上,基金认缴规模超50亿元;每年创建未来技术典型应用场景5个以上,每年引建市场化运作的科创平台5家以上,构建“全要素+多场景+优服务”的产业生态。 二、发展重点 (一)布局六大未来产业。依托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重点布局未来空天、未来海洋、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通信、未来健康六大未来产业方向,谋划布局前沿性未来产业。 1.未来空天。重点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低空经济发展低空飞行器、飞控系统、机载态势感知设备等产品技术。商业航天发展航空透明件等结构部件、航天发射测控保障装备等地面保障装备、火箭发动机及主要结构部段研发制造技术。 2.未来海洋。重点布局深远海装备等领域。立足现有船舶海工产业基础,深远海装备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科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等技术。紧盯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海洋新能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上通讯等前沿技术,拓展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3.未来能源。重点布局钙钛矿叠层电池、氢能、新型储能等领域。氢能推进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装备研发制造,发展氢气循环泵、膜电极、双极板、高效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控制系统等技术。新型储能拓展电化学储能路线,布局机械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等)、电磁储能、氢储能等领域。 4.未来材料。重点布局前沿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依托中石油新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前沿新材料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碳基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第三代半导体发展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主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布局氧化镓、金刚石等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5.未来通信。重点布局先进通信、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先进通信发展6G、卫星互联网、未来网络等技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大模型设计构建、训练迭代、调优对齐等技术,布局算力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和信创等领域。 6.未来健康。重点布局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领域。细胞和基因技术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全基因组合成物等技术。合成生物发展定量合成、生物元器件库设计构建、细胞设计、高通量筛选等技术。 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势,瞄准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前沿领域,多方向、多路径开展不确定性未来技术预研,力争在关键细分领域换道抢滩,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二)聚焦科创细分赛道。紧盯赛道宽、潜力大、前景好,科技与产业正加速融合的成长型未来产业,发挥我市技术研发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优先发展低空经济、深远海装备、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若干科创细分赛道,率先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 1.低空经济。加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倾转旋翼飞行器、超长航时飞行控制、低空频谱管控、集群通信组网、低空感知管控系统、低空智联系统、新型航空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城市空中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近海、沿江、内河低空航路航线网,培养专业人才,壮大低空装备制造规模,发展适航审定、检验检测、维修保障、专业培训、场景架构等配套服务。 2.深远海装备。开展深海进入、探测与作业技术装备研究。依托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发展水下视觉感知技术、水下导航与控制技术,开发智慧海洋工程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极地与极端环境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研发先进深海环境探测装备及其关键模块(部件)。 3.新型储能。依托现有储能产业基础,开展“海上风电+储能”“光伏+储能”项目试点。拓展电化学储能路线,支持重点企业布局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技术、新产品。布局机械储能、氢储能等储能领域前沿技术,招引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探索建设一批示范应用项目。 4.第三代半导体。加强大尺寸碳化硅、氮化镓单晶衬底和外延片制备技术研发,推动长晶炉、外延炉等高端精密装备发展,实现主控类与车规级IC设计、制造、封测技术等环节自主突破、车规级芯片领域多点布局,推进电力电子器件、微波射频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产品应用。 5.通用人工智能。积极布局算力产业,支持南通创新区等加快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算力产业生态体系。构建高质量多模态中文数据集,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支持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聚焦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等行业创新场景,研发垂直领域大模型,布局支撑多任务复杂场景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 6.细胞和基因技术。聚焦基因组学、基因测序、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重点领域,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围绕高通量基因测序等细分赛道,布局人造组织与器官、数字药物等医用器械与装备,培育相关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上下游产业。深化产医融合发展,支持关键原材料、重要设备耗材等相关企业集聚发展。 7.合成生物。加快生物元器件设计与组装、底盘细胞构建和定向进化等底层技术突破,超前布局DNA数据存储、无细胞合成生物体系构建、蛋白质设计、高端植入器械研发等前沿技术。支持合成生物设计与自动化、生物计算与分子设计、重要菌种及细胞株保藏与开发、药物发现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支持神经介入、骨科介入、心血管介入等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先进材料、农业、消费品等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一批开放创新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攻关、重大平台共建共享等协同机制。推进“拨—投—股”支持机制,形成财政资金“投入—运营—退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建立未来产业细分赛道“揭榜挂帅”落地机制,各板块、园区围绕选定的未来产业细分赛道,探索符合产业细分赛道的新机制、新举措,形成“一产业一策、一园区一策”的支撑体系。〔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突破一批前沿关键技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竞争热点,聚焦我市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龙头优势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实施省以上前沿技术研发项目,每年择优支持10项以上产业前瞻技术创新项目研发。以“揭榜挂帅”方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卡脖子”技术攻关,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市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引培一批优质科创企业。大力推进科技招商,招引一批“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四有型”科创项目。健全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培育若干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军企业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示范企业。〔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规划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按照特色、错位、互补的原则,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因地制宜谋划专业特色“园中园”。打造一批符合特定产业方向的验证场景和应用场景,提升、整合、新育一批专业示范带动强、孵化育成能力突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标杆孵化器,引导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市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设立一批未来产业基金。推动科技资金股权化,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基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南通创新区设立市场化主导的紫琅湖未来产业基金。综合运用参股基金、联合投资、融资担保、政府出资适当让利于社会出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对接张江集团等资本技术优势企业,设立由头部管理人管理的未来产业投资基金,形成资本在长三角区域内更合理配置的机制。聚焦未来产业优化布局,建立投资基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基金间共享项目资源储备和优秀项目互投、跟投。〔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南通科创投资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建设一批创新服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服务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引进建设一批研发机构、检验检测、企业服务等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服务平台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利用自有物业、闲置楼宇建设专业化科创载体,合作导入科创项目。鼓励创新服务平台以科技服务作价、自有资金投入、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等方式投资孵化企业,促进未来产业项目加速孵化。〔市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集聚一批未来产业人才。用好南通人才日、江海英才创业周等活动载体,统筹“江海英才”等各类人才计划,拓展柔性引才模式,精准引进一批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与海外高校院所、海外留学组织等方面的联系,支持在波士顿、硅谷等地建设海外孵化器,围绕产业开展精准对接,举办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招引集聚海外人才。加强人才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务。〔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卫健委、外办等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坚持党对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在上海大都市圈、江苏“1+3”重点功能区建设中找准方位、主动作为,完善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推进机制,强化未来产业顶层设计,及时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的重大问题,强化资源对接、人才服务、空间用地、监管政策等支持保障,统筹规划建设智算中心等新设施、新平台,推动技术突破、场景应用和产业化布局,切实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市科创委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要素保障。放大承南启北、畅联东西、沟通陆海的叠加优势,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打造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集聚地。研究制定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加大对未来产业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整合有关专业力量,组建专家智库,绘制产业图谱,编制领军人才、代表企业、重点高校院所、专业基金等创新资源“四张清单”。鼓励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保障未来产业发展资金多元性。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和信息共享,拓展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保险创新试点。举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产业链专业合作交流平台。完善科技招商体制机制,持续培养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专业化科技招商队伍。〔市委人才办、金融办,市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商务局,人行南通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通监管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深化联动融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与香港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合作,放大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示范效应,引培更多涉海高能级科创平台和高水平海洋人才。鼓励支持在通高校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布局建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优势学科与专业,推进与南通大学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深化医教研产融合发展,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高校院所、医药企业及园区等,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医学前沿技术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推动医疗机构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发挥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作用,围绕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高端医疗设备与医药先进制造等,建设产业孵化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形成以获批上市注册证为导向的投资、融资发展模式。〔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评估激励。建立健全动态评估机制,根据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我市特点的未来产业动态监测和评估评价体系,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人才资源优势,加强技术预见性研究,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提前布局细分赛道方向。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鼓励创新的未来产业项目遴选和评价体系,优化前沿领域容错纠错机制,探索长周期考核和监管模式,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市科创委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