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on this sit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how this site uses cookie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by reading or privacy policy linked below.
We do NOT use cookies to examine your surfing behavior before or after leaving the Canadian Solar’s website.

Required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necessary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to function,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remembering how far you are through an order.

Functional cookies:

These cookies analyze your use of the site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site performance. They may also be used to provide a 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 on sites. For example, remembering your log-in details, 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how site is used.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Advertising cookies

These cookies are used to show ads that are more relevant. Sites may use it to better understand your interests. For example, the cookies will allow you to share certain pages with social networks, or allow you to post comments on sites.
We do NOT use these cookies.

OK

光伏逆变器的2024

2024-12-24 16:05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水七沐 今年3月,光伏市值“一哥”更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超越组件霸主隆基绿能,成为总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 事实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组件、逆变器两大产业链企业的命运曲线。作为光伏系统的两大核心设备,相比组件企业的大面积“失血”,逆变器企业仍旧保持着“赚钱”态势。 普遍盈利 聚焦逆变器业务营收占比过半的十家主流逆变器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普遍实现了盈利。其中阳光电源断层式领先,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76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则为通润装备,2023年其注入正泰电源资产,自此核心业务由金属制品拓展至新能源。2024年上半年,通润装备光储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营收占比超过50%。此外,净利润同比增幅领跑的还有上能电气、德业股份。 当然,“冰火两重天”,也有多家逆变器企业业绩增速放缓甚至同比下降,原因之一共同指向海外市场去库存,海外销售大幅下滑。这主要源于2022年时受俄乌冲突,欧洲光储需求暴涨,但2023年随着市场冷却,经销商库存积压。 但据业内分析,海外高库存或已接近尾声。从海关数据来看,从今年6月开始,逆变器月度出口数量连续超越去年同期。 进一步探究逆变器企业的业务布局,光储一体早已是大势所趋。源于相近技术,目前逆变器企业无不囊括储能变流器(PCS)产品,甚至向储能电池、储能系统进一步延伸。在上述上市企业财报中,多数企业也将光储业务归于一体核算。 而继续观察将逆变器及储能业务分开的上能电气,2024年上半年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营收占比26.34%,较去年同期有多降低。锦浪科技同样,今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营收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 背后原因或离不开储能行业惨烈的“价格战”,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储能电芯平均价格已从2023年初的0.9元/Wh下降至0.3元/Wh左右,储能系统均价跌破0.5元/Wh。这也意味着,逆变器企业承受着来自光伏及储能行业的双重压力。 技术内卷 相比组件的激烈竞争,逆变器相对稳定,一方面在于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逆变器行业早已历经多轮厮杀;另一方面,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阳光电源副董事长兼光储集团总裁顾亦磊指出,各国电网标准不一,对逆变器的要求不同,进而带来逆变器行业更多的创新需求,但逆变器同样越来越卷。 纵观各大厂商动态,逆变器竞赛更多地集中于技术内卷。北极星整理了今年以来主流逆变器厂商发布的新品,在地面电站市场,主要集中于320kW组串式逆变器,工商业市场则是150kW组串式逆变器爆发。 除功率集体变大之外,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如IV扫描及诊断、直流拉弧检测、交直流智能端子温感检测等似乎成为各家的标配。 对此,多家逆变器企业反馈,核心还是在于1500V系统这一平台下,从2017年至今,市场上主流逆变器厂家的技术不断跟进,在降本空间极尽收窄之下,企业创新主要集中于电网适配、产品可靠和稳定。但值得重视的是,尽管某些智能技术各家皆有,但实际落地应用占比较少,仍有待技术友好性的进一步完善。 不过可以发现的是,逆变器产品的突破创新也已开启。2023年7月,由华能陕西、阳光电源等联合打造的孟家湾光伏项目成功并网,项目采用了阳光电源直流2000V高压逆变器,这也是全球首套2000V光伏系统。今年上海SNEC光伏展,中车时代电气展出了2000V系统下的5MW集中式逆变器以及455KW组串式逆变器。 系统的进一步抬高,可支持单串接入更多组件而减少组串数量,逆变器、汇流箱、支架及直流侧电缆的用量、成本也随之减少,从而达到系统降本。但正如1500V系统迭代,2000V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同样需要相关标准以及产业链设备的协同。 随着系统变革,逆变器产品创新有望步入新一轮黄金期。据企业预测,包括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未来或将继续变“大”,但保证设备的友好型和安装的便利性,逆变器功率密度需要更高,这需要新的拓扑结构以及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多家企业也透露已有产品应用碳化硅等。 功率之外,产品可靠性以及支撑电网也将是研发重点,特别是地面电站市场,电网技术构成了头部逆变器企业的技术壁垒。 2025年的逆变器市场将有何革新呢,序幕正在缓缓拉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