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高光伏电站成本、拉低装机规模,印度保障性关税是否“得不偿失”? 7月30日,印度财政部税务局(TheMinistry ofFinance, Department of Revenue)正式宣布:根据印度贸易救济总局(DGTR)提出的最终建议,自7/30开始即日起对中国、马来西亚及其他已开发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封装为组件)征收25%的保障性关税。如若该进口货物同时被征收反倾销税,则可在保障性关税内扣除。 印度保障性关税 当前,印度作为我国光伏产品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自2017年以来颇受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视。此次保障性关税措施出台之后,分析机构认为此举或许并不能对印度光伏市场带来重大利好,反而将拉低该市场的装机需求,同时推高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而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也将从出货量、利润率等方面带来了影响,但影响有限。 印度保障性关税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 可绕道第三国出口至印度,但仍受限制。根据文件,印度保障性关税将针对自中国、马来西亚以及发达国家进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予以征收,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自除中国、马来西亚之外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DGTR规定“单独对印出口不超过印度总进口的3%,合计对印出口不超过印度总进口的9%”才可以免除保障措施税。 尽管中国光伏企业可以通过海外产能或者绕道第三国出口至印度,但出于以上规定,仍将会对中国光伏企业扎堆建厂的东南亚地区产能产生一定的限制。 组件价格走低,市场争夺战打响。出于以上背景考虑,以及中国市场下半年需求的急剧下降,PVinfolink分析,在税率已然定案的情况下,短期内中国输往印度的组件价格将必须进一步下跌至成本线以维持竞争力,若以每瓦0.24元美金的常规多晶组件价格来计算,课征25%税率后在印度国内的价格将垫高至每瓦0.3元美金,约等同于近期印度制之本土组件价格。 所以,对于本身价格偏低的印度市场来说,在保障性关税出台之后,出口至印度市场的企业的利润率势必将再次下跌。此外,Bloomberg高级分析师刘雨菁认为,由于征税时间仅有两年,故中国企业在印度新增建厂的动力并不强。 产能不足、良率标准低——印度保障性关税是否“得不偿失”? 印度光伏产品规模、技术与成本皆无法与中国光伏企业竞争,仍需依赖进口。根据Bloomberg数据,到2018年Q3印度本土将拥有8GW的组件产能以及2GW的电池片产能。由此来看,特别是电池片,印度光伏产品仍需大量依赖进口。除了产能不足之外,印度制造商的生产良率以及电池片或组件的转换效率相比中国也存在差距,故在生产成本方面也不具备竞争力。 PVinfolink分析,531后中国组件封装成本已降至每瓦仅0.1-0.11元美金左右的水平,使得一线垂直整合厂的常规多晶组件全成本目前仅需要每瓦0.23-0.24元美金,即使征收25%税率后仍会比印度生产组件成本低。 此外,据Bloomberg统计,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地区拥有10GW电池片产能以及8GW组件产能,但这部分产能将优先供应利润率较高的欧洲、美国等地,其次才是价格较为便宜的印度市场。所以,在印度仍需以来进口太阳能产品的同时,受此次关税影响较弱的东南亚地区产能却无法匀出更多的产品来进行供应。 综上,此次印度保障性关税会对中国企业产生影响,但更多的是推高印度市场的电站建设成本或是降低组件效率等。 电池、组件对印出口规模分化,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分散化程度增加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的数据,一方面,印度仍是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另一方面,对印的出口规模正逐渐下滑,尤其是组件,2018年1-5月份对印出口组件数量同比下降了39%。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2018年1-5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正加速向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阿联酋、荷兰等新兴市场转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组件对印出口数量的变化,电池片的出口数量却在增加,这一情况也与上述提到的印度本土电池片、组件产能规模相差较大密切相关。 自中国531新政出台之后,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动力逐渐增强,中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建议,目前,中国已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中非关系也早已从单纯的援助发展到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诸多领域,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