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从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产业大致分为高纯度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
人间正道是沧桑,光伏发展之路曲折漫长
自1839年法国科学家E.Becquerel发现液体的光伏现象算起,太阳能电池在全球已经经过了170多年漫长的发展史。就中国而言,从1958年成功研制出首块单晶硅,到2007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再到现在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发掘国内外市场,确立全球领导位置,光伏产业发展之路可谓是艰阻不已。
我国的光伏产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京都气候变化会议后的光伏产业导入期。轰轰烈烈的美国百万屋顶和德国十万屋顶项目,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出现。第二阶段是2004年到2010年的高速成长期。随着德国出台EGG法案,欧洲国家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中国光伏制造业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规模。第三个阶段是2011-2013年的国内光伏产业的调整整合期。由于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而欧洲补贴力度削减导致市场增速放缓,光伏制造业于是陷入严重的阶段性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我国光伏制造业陷入全行业亏损。最后一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的逐渐回暖期。以国务院24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国内掀起光伏装机热潮,带动光伏产品价格开始回升。
从长远看,光伏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从长远看,光伏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全球能源体系的趋势是向低碳化转型,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的措施来支持光伏行业的发展,光伏电力的需求量大。
短期来看,光伏行业的发展也存在大量问题。首先是行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银行普遍存在惜贷限贷的情况,光伏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其次是技术难题。中国光伏材料、装备等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尚存差距,基础研究有待加强。同时资金支持及政策扶持等过于偏重应用环节,对制造业研发及技术改造支持不足。然后是市场内需不足的问题。光伏行业长期依赖国外市场,国内电力需求放缓、弃风、弃光高居不下,市场还有极大的潜力未挖掘出来。最后是产能过剩问题。“吃政策的饭,做烧钱的生意”曾是光伏行业的行话。各地政府以“GDP为纲”,看见政策利好,纷纷大规模建造光伏产业园,导致产业集群化、区域化形势严重。此外,“分布式”将是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屋顶落实难、贷款融资难、电费回收难等问题。